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推行“3×3”矩陣模式 持續提升志愿服務質效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委社會工作部創新推行“3×3”志愿服務矩陣模式,積極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理念,持續提升志愿服務質效,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志愿動能。
注重“三個強化”,構建志愿服務全維度發展格局
強化頂層設計。建立區委領導、社會工作部牽頭、12個黨(工)委(黨組)協同的工作機制,組建志愿服務總隊1支、中隊12支、小隊75支,形成時段、種類、人群全覆蓋的志愿服務體系。
強化制度體系。出臺《碾子山區志愿服務一月一主題活動方案》,策劃志愿服務項目144個,推動志愿服務由階段性向常態化、單一化向多元化、粗放型向精準型轉變。
強化品牌打造。聚焦旅游主導產業,區級層面打造“十萬山城人 十萬志愿者”品牌,各街道、社區逐級建立“郎正民工作室”“七彩春光”等特色品牌,不斷深化志愿服務品牌矩陣效應。
做好“三項加法”,打造志愿服務多元化特色體系
“文旅+志愿”激活全域旅游新動能。在“盛夏狂歡,山城之夏”音樂會、露營大會等重要活動期間,組織百余名文藝志愿者開展文藝演出46場,直接受眾7.4萬余人次。累計招募4.3萬余名志愿者為碾子山全國山地馬拉松賽、山地自行車賽等國家大中型賽事,提供補給保障、健康理療等志愿服務。2025年“五一”期間,400余名志愿者在區內蛇洞山、軍工文化園等熱門景點,為1.5萬人次游客提供景點講解、路線規劃等貼心服務。
“生態+志愿”守護綠水青山好底色。開展“生態衛士”義務植樹志愿活動,植綠7300株。區陽光傘、春曉之光等30余支志愿服務隊2000余名志愿者先后對雅魯河、“七一運河”等河道沿線近20公里進行清理,清運垃圾20余噸。圍繞環境整治、環保宣傳等活動,開展志愿服務100余次,清理景區、城區、公路沿線垃圾50余噸、公共場所亂貼亂畫1360余處。
“民生+志愿”織密群眾幸福保障網。東安街道志愿者依托轄區為老服務中心、助老餐廳等陣地,為2000余人次老人提供理發、送餐等志愿服務。30余名“愛心媽媽”志愿者結對幫扶區內特殊群體兒童,定期為兒童發放愛心大禮包。站前社區志愿服務隊連續12年幫扶殘疾人家庭孩子成長成才。安居社區“零跑代辦”志愿服務點為轄區居民提供代繳電費、便民購物等服務,累計服務1000余人次。
抓好“三個常態”,厚植志愿服務可持續成長沃土
常態化積分激勵促循環。站前社區創新實施愛心超市積分兌換機制,形成“服務-積分-激勵-再服務”良性循環,累計1000余人次兌換11.9萬積分、1000余件生活用品。
常態化專業培訓提能力。圍繞志愿服務基礎知識、文明旅游、應急救援等方面,定期召開志愿服務培訓會,累計開展116場培訓,2.9萬人次參訓。
常態化機制保障固長效。出臺《碾子山區志愿服務星級化管理激勵機制》,為省志愿服務平臺內服務時長超100個小時的志愿者進行“旅游+醫療+健身”禮遇回饋激勵,對星級志愿者和星級團隊進行嘉許表彰。
下一步,碾子山區委社會工作部將持續深化“3×3”志愿服務矩陣效能,以更高站位完善體系、更實舉措回應需求、更優機制激發活力,讓志愿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發揮更大乘數效應,為新時代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實踐經驗。(申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