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綠色化工產業“形穩勢好”

熱情似火的夏季,百湖大地綠色化工重點項目正奏響“奮進序曲”。
6月25日,走進在綠色化工產業領域支柱企業之一的大慶石化公司,只見該公司催化干氣C2回收項目現場的設備平穩運行,中控室內工作人員正觀察各項參數。“項目于5月8日順利中交,提前進入生產準備階段。5月29日實現一次性開車成功,并順利產出合格富乙烯氣產品,已穩定輸送至化工區乙烯裝置。”項目負責人介紹,C2,即干氣碳二,是煉油過程中產生的,主要成分為乙烯、乙烷。C2回收裝置可對這些干氣資源進行回收,并將回收的C2送至乙烯裝置充當原料,以達到最大限度實現高附加值組分資源回收利用的效果,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在高新區林源化工園區,黑龍江中飛石化有限公司150萬噸/年烷烴綜合利用(一期)項目現場一片繁忙景象。目前,全廠已完成罐區、丙烷脫氫裝置區、聚丙烯裝置區、氣分裝置區以及部分管廊等樁基、土建基礎施工,以及丙烷脫氫裝置反應框架、聚丙烯裝置環管聚合框架、摻混框架等結構施工,正在進行生活消防水池、循環水場、事故水池樁基施工。“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35.17億元,主要建設60萬噸氣分、60萬噸丙烷脫氫、60萬噸聚丙烯、14萬噸合成氨等裝置,規劃引進俄氣資源進行精深加工。”項目秘書處副主任蔣磊說,該項目一期建成后,預計年均可實現產值70億元,利稅18億元,吸納就業460人。
綠色化工產業是大慶“1357”現代化產業體系的3個優勢產業之一,依托石油資源打造,是大慶最具發展潛力和支撐能力的接續產業。該產業可使大慶依托“油”,但不依賴“油”。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大慶綠色化工產業基礎夯實。截至目前,擁有高新區宏偉、興化2個國家級化工園區,高新區林源及杜爾伯特經開區化工產業園2個省級化工園區,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全市現有石化生產企業近500家,規上企業89戶。
“大慶正積極搶抓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建好建強國家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向北開放新高地’等戰略機遇,主動融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建設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正加快打造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和橡塑三個特色產業集群。”市工信局化工科科長韋士奇說,去年,全市延伸乙烯、丙烯、碳四等“化尾”產業鏈,綠色化工產值1187.2億元,石化、煉化累計加工原油1458萬噸,龍江化工聚碳酸酯、漢光新材料等“綠色化工”“新材料”項目建成投產。大慶能源和新材料創新聯合會發揮關鍵作用,目前聯合會會員達31家,涵蓋高校、院所和本地企業。東北石油大學的頁巖油智能鉆采裝備中試基地項目正在建設,助力環保與能源開采。“綠色化工產業發展勢頭很好。其中,規上企業產值占全省化工產業60.5%,占全市工業27%,充分展現了‘壓艙石’作用。今年一季度,綠色化工產值294億元,全力實現年底1200億元的目標。招商方面也積極錨定‘綠色’拉長化工產業鏈。”
為進一步延伸大慶化工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向綠色化發展,市工信局綠色化工招商專班開展原料招商、實施定向招商、跟蹤最前沿技術招商,去年全年重點洽談項目45個,成功簽約30萬噸綠色甲醇、30萬噸礦物油精制、海南吉貝油田化學產業園、中化化工新材料產業園等14個項目。今年以來,已有針對性進行項目洽談對接30余次。
“接下來,綠色化工產業將繼續依托油氣資源,拓展加工路徑,增產化工原料;圍繞發展精細化工、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延鏈補鏈強鏈,推動中藍石化壬烯、大慶煉化聚合物等項目建設提高附加值,實現產品綠色化高端化;應用光伏和風電資源,推動綠色能源與化工產業耦合,謀劃發展綠電制氫氣、綠電制甲醇等項目推廣綠色技術,推動產業升級。”韋士奇說。(記者 潘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