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汗水換得倉廩足 實干筑牢“壓艙石”

冬閑人不閑!黑土地已進入“休眠狀態”,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卻忙碌依舊。
為了給今年訂單農業提供種子和技術保障,黑龍江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孫斌早早就開始進行種子精選。
黑龍江鏵鎰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杜濱也忙得很,訂籽、選肥……為今年備耕的同時,還要和農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
土地從不辜負每一份付出。去年,黑龍江省第十九次交上豐收的答卷: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2024.8萬畝,占全國的12.4%,同比增加197.9萬畝;糧食總產量1552.6億斤,占全國的11.3%;大豆播種面積7397.5萬畝,占全國的48.1%,超國家下達任務指標665.9萬畝;大豆播種面積、總產量均創歷史最高紀錄,均居全國第一。
一顆顆果實是農民的汗水澆灌,一串串數字堅定黑龍江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信心。
科技賦能提產量
農機上安裝農業智能傳感器和北斗導航系統,實現精準作業;田間地頭安裝了全景可視監控調度網,可實時掌握土壤有機質含量等數據信息,并依據這些數據開展更加科學的田間管理……2022年,佳木斯市樺川縣悅來鎮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將很多高科技應用到農業生產中。
合作社負責人李玉成告訴記者,合作社將信息化技術與農業生產過程深度融合,通過探索水稻高效種植新技術,引進智慧農場新模式,逐步實現向現代農業企業的蛻變。
黑龍江省不斷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優化農業生產、監管、服務等業務系統,豐富數字農業應用場景,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提供高效科技支撐。
經農業農村部授權的“全國大豆高產競賽專家測產組”專家測產,北大荒集團八五四農場有限公司大豆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高達622.4斤,創造了黑龍江省高寒地區旱作大豆百畝攻關田歷史紀錄。
采訪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王樂寶道出了高產背后的“秘密”:選用高產耐密抗病性好的良種、分層定位深施肥、采取高臺大壟勻密栽培模式、精密播種機實現精良化點播……每個環節都力求做到科學達標,這才有了更好的豐收!
糧食產量提升,離不開環環相扣的種植生產過程。為此,黑龍江省采用良種、良法、良機、良制結合的方式提升單產。
以良種為例,省農業農村廳引導廣大農民應用畝產優良的水稻品種、高產高蛋白高油大豆品種和高產優質適宜機收籽粒玉米品種,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
貢獻黑土保護“龍江方案”
實施黑土耕地保護利用項目28.3萬畝,增施有機肥540噸;創建農業“三減”示范區33個,面積40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150萬畝以上,節藥噴頭15336套,實現減少化肥使用647.5噸(每畝減少0.5斤),減少化學農藥使用14.1噸(每畝減少5.5克)……這是全國產糧大縣虎林市,大力推進“三減”項目后的一組數字。通過集成推廣綠色技術模式,使得全市水稻優質化率大幅提升。
為了讓黑土地更“綠”更“肥”,黑龍江省堅決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措施,切實把“耕地中的大熊貓”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
省政府出臺《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黑龍江省“十四五”黑土地保護規劃》,綜合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措施,將不同渠道項目有機整合、疊加實施,一體化推進土壤侵蝕防治、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肥沃耕作層培育等。根據不同土壤類型和積溫帶,以解決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推廣以秸稈還田為核心的黑土地保護旱田“龍江模式”和水田“三江模式”,被國家列為黑土地保護主推技術模式。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大力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全省耕地質量平均等級為3.46等,高出東北黑土區0.13個等級;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深松和秸稈翻埋地塊耕層厚度平均達到30厘米以上。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對黑龍江省《聚焦黑土地保護利用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典型做法給予通報表揚。
全過程抗災保豐收
據農情統計,2022年,全省因洪澇、風雹等自然災害導致農作物受災面積91.6萬畝,成災面積48.6萬畝,絕產面積8.3萬畝,分別比2021年同期少862.3萬畝、532.3萬畝、147.9萬畝。
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郭家勇表示,2022年黑龍江省把防災減災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點任務來抓,壓實防災減災責任,落實防災減災措施,農作物受災程度為近年最低。
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建立了工作會商制度,針對關鍵農事季節和災害性天氣及時開展分析會商。省農業農村廳與省氣象局聯合印發《黑龍江省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工作方案(試行)》《黑龍江省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啟動標準》,制定《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全省災害預警聯動機制。
同時,根據氣象部門對氣象形勢的分析研判,省農業農村廳及時下發《關于做好汛期農業災害防范確保農業豐產豐收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組織各地細化預防及應對措施,扎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黑龍江省還全力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建成了全國唯一省區全覆蓋的病蟲疫情在線監測網絡體系,全省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點達到4000個,配備監測設備1.7萬臺。全省植保無人飛機保有量達2.7萬臺,開展病蟲草害防治、化控作業3.42億畝次,更換16萬套節藥噴頭和完成72項綠色防控技術試驗示范任務。(記者 李天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