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力市:創意“公園+”開拓城市發展“新空間”賦予城市生活“新氣象”

為提高城市“顏值”,塑造城市“氣質”,鐵力市將創意設計融入城市基礎設施、園林綠化景觀等建設工作,打造“公園+”品牌,構建生態良好、景觀優美、特色鮮明、功能齊全的城市公園新格局,用“創意”賦能城市發展,以“設計”點亮美好生活。
創意打造“兒童公園”,激發城市“新活力”。為提升城市品位,營造兒童友好的城市空間,鐵力市創新打造了首個以兒童群體為服務對象的主題公園。在功能設計方面,打破普通公園功能單一的局限,通過復合型功能升級,構建共享景觀區、兒童游樂區、森林秘境植物認知區以及配套服務區等4大復合主題功能區。配套特色設計建筑有少兒圖書館、科普體驗館、美術館、驪城書苑、抗聯陳列館,建筑外觀的創意源自于小朋友們最熟悉的玩具積木,增加了公園整體風格的趣味性。公園整體空間布局呈樹枝狀展開,中央共享區和主園路共同形成樹枝狀的空間,作為整個公園的主要脈絡與骨架,意為鐵力的“成長森林”,兒童活動空間散布其中,仿佛“成長森林”中的一個個“果實”,讓孩子們在此體驗快樂、享受幸福。如今,兒童公園已成為“網紅”打卡地,城市“新地標”。
創意打造“文化公園”,彰顯城市“新風貌”。為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百姓幸福感,鐵力市深入挖掘本地歷史文化,將“驪城文化”與園林綠化景觀建設相結合,依托鐵甲河沿岸原有的地形地貌,以文化脈絡為節點,圍繞金源文化、五大營史實、闖關東史實、林區創業史實等方面,建設瞻古望今園、暢想園、奮進園、智慧園4個關聯景園,展現鐵力發展史,以“繡花功夫”為城市注入更多文化內涵,凸顯地域特色,提高公園的功能性、識別性、藝術性,促進設計美化城市,提升設計惠民水平。
創意打造“口袋公園”,扮靚城市“微空間”。為優化人居環境質量,鐵力市對城市中未利用地和再利用地進行空間活化和提升,把“口袋公園”建設作為塑造城市特色的關鍵環節加以推進落實,依據選址靈活、面積小、不受功能要求限制等特點,次創新打造“規模小、距離近、空間活”的“口袋公園”,呈斑塊狀散落在城市結構中,可以提供美化環境、公共交往、休閑娛樂等功能,助力打造10分鐘美好生活圈,切實解決群眾需求,活化城市有機體,激活城市更新。截至目前,已完成哈伊路農場路交口、哈伊路東林路交路口、二小學等5處“口袋公園”建設,通過“公園+文化”“公園+休閑”等方式,將城市“零碎地”變成“金角銀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