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達呼店鎮:黨建引領聚合力 村干部帶頭促增收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達呼店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與組織優勢,推動村干部爭做產業發展的“先行者”,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為“百千工程”落地落實注入強勁動力,形成“黨員干部帶頭沖、村民攜手跟著富”的生動局面。
在豐寶村,村干部龐傳征牽頭成立齊齊哈爾市豐寶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注冊“大征”品牌,對鮮食玉米和速凍豆角實行嚴格品質標準。通過線上拼多多店鋪和線下與供應鏈公司合作,合作社去年在本村收購鮮食玉米40萬斤、油豆角50萬斤,不僅解決了農產品銷路問題,還常年雇傭8名村民參與打包發貨,幫助村民實現就近增收。
阿拉村村主任崔柏超帶領黨員發展梅花鹿特色養殖,在他的推動下,2023年,建成占地1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的標準化養殖基地,目前飼養梅花鹿188頭,預計規模可達500頭。基地還帶動村民建設精品蔬菜小菜園,利用鹿糞作有機肥料種植晚西瓜,并拓展文旅融合,將梅花鹿引入明月島風景區供游客觀賞,逐步形成集養殖、加工、旅游于一體的多元增收路徑,全村年收入增加45萬元。
北興村后備力量劉巖積極引入農業科技,購買兩架無人機為村內及周邊提供飛防服務,2025年一個作業期內累計完成14萬畝作業量,按每畝2元收費,一個作業季掙28萬元,去除成本純利潤20萬元。在提升植保效率的同時,也帶來可觀收益。作為黨員,他主動為8戶老年和困難家庭免費作業360畝,并帶動鎮上十多名青年學習無人機操作,實現本地就業,助力鄉村人才回流。
此外,長發村大力發展油豆角種植,“大棚+庭院”種了700畝,今年銷售150萬斤,戶均增收3000元;二合村村干部鄭仁剛試種40畝有機晚西瓜,預計畝純收入達3000元;土房子村村干部董耀軍試種李子20畝,并計劃明年帶動20戶村民共同發展庭院果樹。這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實踐,正是“百千工程”中“分類推進鄉村發展”要求的具體體現。
達呼店鎮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推動“百千工程”深深扎根鄉村。未來,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發揮村干部“頭雁”效應,持續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夯實產業根基。(谷洋 何瑞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