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国产AV精国产传媒-国产在线aaa片一区二区99-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綏化:搶鮮上市 鮮食玉米豐收忙

2025年09月01日08:05 | 來源:黑龍江日報
小字號

鮮食玉米作為綠色龍江十大品牌之一,已成為拉動黑龍江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眼下,正值綏化市鮮食玉米收割季,從田間地頭到生產線,一穗穗鮮食玉米快速鎖“鮮”,搶“鮮”上市。

明水 用“試驗田”打造“示范窗”

初秋的陽光灑滿大地,明水縣育林鄉示范村的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里,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50多位村民穿梭在玉米田間,嫻熟地采摘飽滿的鮮食玉米。

此次豐收的鮮食玉米品種豐富,包括“綠糯619”“綠糯269”“糯9”等優良品種。走進田間,一株株玉米長勢喜人,飽滿的玉米棒裹著層層苞葉,剝開苞葉,金黃的玉米粒排列整齊,散發著誘人的清香。村民們邊采摘邊將鮮食玉米迅速堆放在一旁的四輪拖拉機車斗里。20多輛四輪拖拉機在田間有序穿梭,如同一條條忙碌的運輸線,將豐收的果實不斷運送到集中裝載點,再將玉米統一裝載到大卡車上,這些新鮮的玉米將被發往訂單企業進行深加工。

示范村黨支部書記曹剛為村民合理分配采摘區域,協調四輪拖拉機的運輸調度,確保采摘和運輸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我們這個基地可不一般,它是我們村農業科技的‘試驗田’和‘示范窗’。”曹剛介紹,在種植和管護環節,綠色標準化栽培技術、植保無人機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在基地進行示范應用。

該基地由國松玉米合作社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楊國軍是當地有名的種糧能手。他介紹,基地總面積達510畝,得益于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模式,今年鮮食玉米的長勢格外好,畝產預計在3000斤以上。“我們采用水肥一體化與大壟雙行方式種植,和普通玉米相比,每畝能增加200至300元的收益,總收益約10余萬元。”楊國軍說。

“今年的收成這么好,市場反響也不錯,我們計劃明年種植面積增加1000畝以上。同時,繼續引進和推廣更多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鮮食玉米的品質和產量,爭取更多訂單,讓我們的鮮食玉米走出明水,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曹剛說。

肇東 品牌分眾化銷路多元化

初秋的肇東大地,墨綠色的玉米田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在肇東市家禾農業鮮食玉米種植園區,收割機轟鳴而過,一排排玉米稈應聲倒下,飽滿的玉米棒被迅速轉運到加工車間。車間內,鮮食玉米經過清洗、蒸煮、冷卻后,被裝入真空袋中,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塑封打包,確保“鎖鮮”品質。

“我們每天能加工30萬穗鮮食玉米,通過直播帶貨,銷量翻了一番!”肇東市家禾農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郭春波說,今年園區種植規模擴大了30%,并且新建了1.3萬平方米的玉米生產車間,這是肇東市鮮食玉米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黑龍江省農業大縣,肇東市依托松嫩平原獨特的地理優勢——肥沃的黑鈣土、充足的光照和適中的降水量,孕育出高品質的鮮食玉米。

近年來,肇東市推動產業升級,鼓勵企業創新銷售模式,拓展多元化銷售渠道。今年收獲季,全市鮮食玉米迎來大豐收,帶動數千農戶增收。肇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范秀剛說:“我們以‘小玉米’撬動‘大產業’,通過科技賦能和品牌建設,讓鮮食玉米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在銷售端,肇東市鮮食玉米企業各展所長,形成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的態勢。家禾農業種植合作社的直播銷售模式是一大亮點,合作社聘請專業主播在抖音、快手平臺開設“田間直播間”,主播一邊展示收割場景,一邊現場試吃。“家禾玉米甜得像蜜糖,下單就送東北特產!”主播在鏡頭前熱情推介。直播不僅拉近了城鄉距離,還吸引了年輕消費群體。合作社社員王亞芬一邊打包一邊說:“一晚上能賣出上千單,我們農民腰包鼓了,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肇東市王老寶鮮食玉米有限公司,車間里機器高速運轉,工人們正處理來自全國的合作訂單。董事長王忠寶介紹,“王老寶”鮮食玉米憑借多年的口碑,與全國多家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通過B2B模式實現大規模訂單銷售。“今年年初,我們就簽下了3000萬穗的年度協議,現在每天發貨量超2萬單。”王忠寶指著繁忙的流水線說,訂單式生產減少了庫存風險,也保障了農民收益穩定。

來自天津的采購商王先生現場驗貨后贊不絕口:“肇東鮮食玉米顆粒飽滿、口感鮮甜,是高端商超的首選原料。”

線下市場的開拓同樣精彩紛呈。肇東市“爺爺和月月”品牌鮮食玉米,主打高端商超路線,與京津冀連鎖的物美超市及江浙地區的多家大型商超合作。“我們強調‘原產地直銷’,確保48小時內從田間到貨架。”品牌創始人閆艷介紹,通過與商超簽訂長期協議,肇東玉米直接進入京津冀和長三角的千家萬戶。在北京物美超市的鮮食區,市民張阿姨拿起一袋“爺爺和月月”品牌玉米感慨:“這玉米清甜多汁,給孩子當早餐特別放心!”

此外,肇東市尚品糯、釋谷等品牌也依托特色發展路線在鮮食玉米市場上嶄露頭角。企業創新發展不僅豐富了市場供給,還優化了產業鏈條——從種植到加工,肇東鮮食玉米生產加工企業引入智能灌溉和冷鏈物流技術,確保玉米“從枝頭鮮到舌尖”。

“鮮食玉米產業鏈短、附加值高,肇東的多元銷售模式既規避了市場波動,又促進了地域品牌溢價。”范秀剛介紹,肇東市鮮食玉米生產加工企業建立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動機制,在降低種植風險的同時讓農戶享受到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海倫 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

“我們現在有3臺大型鮮食玉米收割機,晴好天氣每天能收割150多畝地,相當于100多人的人工采摘量。”黑龍江省秋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宇介紹,從收割到運輸再到加工,全流程機械化操作極大地縮短了鮮食玉米從田間到車間的時間,同時,擁有的2條全國先進的流態化速凍隧道,實現了3小時極速鎖鮮,從而保證了玉米的新鮮度。

在海倫市,秋豐農業精心打造了1.8萬畝富硒種植基地,年加工鮮食玉米6000萬穗。在2024年第九屆世界硒都硒產品博覽交易會上,其產品憑借卓越品質獲評“最具創新力名優硒產品”,成為海倫鮮食玉米的“金字招牌”。秋豐農業不僅與撲撲超市合作打造了3000畝定制種植基地,實現“以銷定產”的精準對接,還通過與廣州江京農業、北京中基初方等企業的合作,讓產品走進省外市場,2025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當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秋豐農業常年吸納200余名農民就業,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獲得穩定收入。

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永久介紹,當地鮮食玉米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種植方面,面積從2014年的7000畝擴大至2025年的20萬畝;加工領域,企業數量從2022年的11家增至2025年的20余家,年加工產能由2.7億穗提升至近6億穗。預計2025年海倫市鮮食玉米產業營收將突破10億元,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如今,鮮食玉米已成為綏化市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從田間的翠綠幼苗到車間的包裝產品,從本地市場到國際舞臺,鮮食玉米正以其獨特魅力書寫著遙遙領“鮮”的致富故事。(鄒建宇 高偉 姜立峰 記者 董新英)

(責編:王思迪、張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跟著鏡頭看“大貓”00:20
  • “動車醫生”來“體檢”00:26
  • 退休“掌上辦”太“得勁兒”了01: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