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佳木斯經濟發展動力之源

八月的東極大地,發展熱潮持續涌動。
上半年,佳木斯經濟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好中提質的新局面。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上工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項增速位列全省綜合型城市第一。
14.6%!40%!從增速看增勢
工業經濟實現快速增長,重點行業增勢強勁,發展動能持續增強……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6%。
機械臂的精準舞動與自動導引運輸車的穿梭不息,共同描繪了哈爾濱電氣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高壓電機數字化裝配車間的繁忙景象。
這家擁有80余年發展歷史的企業,2024年榮獲工業和信息化部第八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今年成為全國首家取得高壓電機4個主系列505個規格產品新1級能效認證企業。高溫氣冷堆主氦風機、永磁電機、高效節能電機等多款產品實現關鍵技術新突破,企業技術實力持續增強。
通過產業鏈鏈長制度和專項對接活動,傳統產業加速向中高端轉型,中車新能源等9家企業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農機產業方面,形成80余種系列產品,經銷額占全省40%以上,重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大型鮮食玉米收獲機填補國內空白。墾征公司成功研制喂入量達13千克/秒的智能化谷物聯合收獲機,突破雙縱軸流脫粒分離、區段+靜液壓無級變速、CAN總線通信等關鍵技術。
100%!99.25%!營商環境一流
聚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佳木斯上線運行18個國省“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市縣兩級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事項覆蓋率達95%以上。12345熱線開通殯葬服務、涉旅訴求專線專區,熱線接通率100%,按時辦結率99.25%。
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縣兩級企業綜合服務中心,首批金融、政策等8個領域60個涉企增值化服務完成進駐,服務企業效能提升工作在全省作典型經驗交流。
出臺了《佳木斯市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九條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為確保政策惠及企業,領導干部、企業服務專員主動上門送政策,12345熱線、網格員也積極參與。依托省惠企政策服務平臺,實現了政策事項網上辦理、精準推送,讓企業能夠及時享受到政策紅利。
為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在金融產品創新上持續發力。“農機擔保快貸”“軍創貸”“種子貸”等一系列特色金融產品相繼推出,加快了知識產權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信易貸”工作扎實推進,累計融資放款74.35億元,占省平臺放款總額的18.93%。“網格化金融服務”的首創,讓存貸比始終保持全省領先。
56.73萬畝!1.75萬行!東極“豐景”如畫
同江向陽鎮開鐮收麥;撫遠蔓越莓基地里,拇指大的蔓越莓青果綴滿枝頭;在佳木斯國家農高區,無人機在田間精準作業,智能溫室數據實時回傳……農業提質、農民增收的美好畫卷在三江大地上鋪展開來。
今年,佳木斯開展糧食單產提升產業鏈、創新鏈、增產鏈“三鏈融合”,高標準農田56.73萬畝增發國債項目全面竣工,137萬畝超長期國債項目正在有序建設中。超額完成1.75萬行勺輪式播種機替代任務,增產效果相當于新增耕地50萬畝。
14個科研院所與全市10個縣(市)區結對包聯,190名專家對接100個鄉鎮、合作社,1498名農技人員全部包村到戶,實現村級技術指導全覆蓋,做到了組織領導、集成方案、科技人員、技術措施、智慧農服“五個到位”。
大錦農城市菜園特色定制項目開展得如火如荼,譜華威二期日處理鮮乳40噸項目投產,通過省級審定的農作物品種共計119個……佳木斯爭創全省育種專家示范基地3個,譜華威、翔河油米兩家企業獲評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定制農業發展方面,定制農業市場主體58家,打造定制農業品牌8個,培育特色定制項目9個。
43.5%!15億元!火熱不止夏日
行走在升級改造后的沿江公園,享受松花江邊吹來的陣陣“新”風;到油坊胡同來個美食打卡,體驗不一樣的“煙火氣息”;濱江光影秀上,無人機拼出的“佳木斯”刷爆網絡;在黑瞎子島,游客們領略到“一島兩國”的獨特風情;到樺川星火感受“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的發展變化……延續著第七屆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熱度,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入佳木斯。
街巷涌動的人潮、商鋪經營者賬簿上攀升的流水、民宿酒店的“一房難求”,都在“數說”著文旅的“火”。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數同比增長43.5%,旅游綜合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46.8%。
商業業態愈加豐富,多元消費激發城市活力。今年1月至6月,以“愛尚三江”城市消費品牌為統領,精準策劃、高頻舉辦“愛尚三江”系列促銷活動70余場次,拉動各類產品消費超過15億元,實現旅發“流量”向發展“增量”轉變。(孫婧 記者 劉大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