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屑巧變“生態衣” “零廢棄”理念扎根佳木斯市樺南縣
2025年07月31日09:01 |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人民網哈爾濱7月31日電 近日,走進佳木斯市樺南縣駝腰子鎮,一道別致的景觀引人注目,文化墻周邊原本裸露的地面,如今披上了一層色彩斑斕的“新衣”——由本地林場林業廢棄物轉化而成的環保多彩木屑覆蓋層。在陽光下,木屑折射出的斑斕光影,形成了一幅生態與人文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
由林業廢棄物轉化而成的環保多彩木屑覆蓋層。樺南縣委宣傳部供圖
駝腰子鎮地處半山區,林業資源豐富。以往,林場每年產生的大量枯枝廢木,處理方式多為焚燒或填埋,不僅浪費資源,更造成環境污染。
如何讓這些“無用之材”煥發新生?駝腰子鎮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聯合林場將目光投向了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通過粉碎、篩選、植物染色等一系列工序,這些昔日的負擔成功轉化為兼具功能性與觀賞性的生態木屑覆蓋材料。據初步測算,每鋪設1000平方米這種木屑覆蓋層,就能有效消耗約2噸林業廢棄物,相當于減少3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了“從山林廢棄物到靚麗景觀”的生態閉環,“零廢棄”理念在此落地生根。
這層多彩的“生態衣”所帶來的價值遠不止于美觀和廢物利用。其疏松多孔的結構,能夠顯著提升土壤的保水能力,大大緩解了綠地日常養護的用水壓力;覆蓋層表面自然形成的生物膜,可有效抑制90%以上的雜草萌發生長,顯著減少了化學除草劑的使用頻次和環境污染。經初步評估,這種木屑覆蓋層還展現出良好的空氣凈化能力,每年每平方米可吸附空氣中約1.2公斤的PM2.5顆粒物,猶如在文化墻下構筑起一道天然的空氣凈化屏障。
廢棄物的“華麗轉身”,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當前,樺南縣駝腰子鎮正以這看似微小的木屑為支點,撬動著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宜居的“大循環”,用小木屑鋪就充滿生命力的生態景觀。(尚城、許春莉)
(責編:王思迪、于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