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力市:“三位一體”譜寫文明驪城新篇章

鐵力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緊扣文明城市創建主線,聚焦“理論創新、精神文明、文明實踐”三個方面,創新實施“理論學習筑基、文化浸潤塑形、實踐引領鑄魂”三位一體工作法,推動鐵力精神文明建設,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勁的精神動力,譜寫文明驪城新篇章。
強化理論武裝,厚植信仰之基。創新構建立體化宣講體系,采取“示范講+帶頭講+常態講”多元模式,充分發揮市級宣講團的引領作用,組織領導干部下沉一線宣講,依托黨校教師專業力量,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田間地頭、社區廣場、企業車間等開展宣講210場,覆蓋群眾超1萬人次,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走進群眾心坎里。創新“內容+形式”雙輪驅動模式,邀請紅領巾宣講員,以青少年獨特的視角和真摯的情感,講述抗戰故事和歷史意義,制作系列宣講展播視頻10期,借助黑龍江國防教育、鐵力宣傳等微信公眾號進行廣泛推送,有效激發了群眾的愛國情懷和歷史責任感。
堅持成風化人,培育“文明之花”。聚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目標,積極推進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等機制建設。加大整合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力度,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線上開展主題展覽近40期,展覽各類文藝作品430幅(首);線下以“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品牌活動為載體,依托各類基層文化陣地,組織開展“萬福迎春”公益活動、書法課堂進軍營等系列文化活動220場次。同時,舉辦“群眾文化公益培訓班”,開設陶藝、版畫等多類課程,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鏈”,不斷激發城市文化活力。
實踐引領鑄魂,涵養時代新風。實行“五單”工作模式,建立“線上征集、線下辦理”服務機制,廣泛收集群眾征求意見125條,推進文明實踐“定制化”服務。創新打造“森林學坊”“文明實踐號”“愛撒驪城”文明實踐三大品牌。其中,“森林學坊”文明實踐品牌聚焦“8小時+”延時服務理念,聯合融媒體中心、群眾藝術館等機構,優選46名專業素質高、理論知識豐富的行業專家,組建優質師資隊伍。精心籌備“我是家鄉宣傳員”“小手拉大手”等5期系列課程,創新開設14門特色課程,成功為學員搭建“白天上班 晚上學藝”的延時學習交流平臺。目前,共開設各類課程370節。“文明實踐號”文明實踐品牌,打造“理論專列”“科技專列”“文化專列”3個文明實踐項目,分別以流動講、靈活學、巡回演的形式,將書籍知識、科學技術、文化文藝送入百姓千萬家,為群眾提供便捷多元的文明實踐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