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富錦:一只鵝“鏈”出鄉村振興產業大文章

富錦市發展獅頭鵝特色養殖。人民網 徐成龍攝
近日,黑龍江省富錦市糧都華鵝獅頭鵝養殖場2025年首批近千羽獅頭鵝雛破殼而出,伴隨著“鵝聲鼎沸”,黃黑相間的鵝雛活力滿滿,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為保障鵝雛健康成長,養殖場聘請育雛專家現場技術指導,專業養殖人員迅速為鵝雛注射疫苗,以增強它們的免疫力。同時,精心準備了適合鵝雛消化的開口飼料,幫助鵝雛順利開啟生命的第一餐,為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營養。考慮到鵝雛對溫度較為敏感,養殖場還為其提供了溫暖舒適的脫溫環境。通過先進的溫控設備,精準調控室內溫度,模擬自然孵化的溫暖條件,確保鵝雛能夠茁壯成長。
獅頭鵝具有肉質鮮美、經濟價值高等優點。人民網 徐成龍攝
“今年首批入孵的19200枚種蛋,受精率在86%,出雛率突破了88%,預計可出雛14500只以上。種源保障能力的系統性升級,為獅頭鵝規模化養殖注入了新動能,今年我們獅頭鵝養殖量預計將突破10萬羽。”富錦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助理畜牧師李文瀚說。
從最初引入獅頭鵝品種時的“小心翼翼”,到如今成功構建東北最大的獅頭鵝核心群體,富錦市從政策扶持、技術攻堅、產業合作以及標準化建設等多個維度協同推進,走過了一條充滿挑戰與創新的道路,逐步實現了南鵝北養的產業突破。
獅頭鵝前額鵝頰側肉瘤發達,呈獅頭狀,是我國體型最大的鵝種,被譽為“世界鵝王”,具有肉質鮮美、經濟價值高等優點。為發展獅頭鵝特色養殖,富錦市出臺《獅頭鵝產業發展規劃》,設立近200萬元專項研發經費,與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深度合作,攻克一系列養殖技術難題,形成適應北方氣候的多元化全要素養殖技術體系。同時,富錦市大力推動養殖設備升級,獲取省級種畜禽許可證,為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鵝”為媒,合作共贏。富錦市政府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成廣東省汕頭市正治禽業與本地孵化基地深度合作,將南方先進的孵化與養殖經驗引入富錦,打通了從種苗繁育到商品養殖全產業鏈發展的關鍵節點,推動富錦獅頭鵝產業向著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大步邁進。
如今,富錦市獅頭鵝產業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東北最大的獅頭鵝核心群體在此崛起,商品鵝存欄近5萬只、種鵝8000余只,成功馴化富錦系獅頭鵝,養殖企業注冊“糧都華鵝”“辛帥冠羽”等品牌,開發出鹵味、鵝肉丸、鵝絨等衍生產品,極大地延伸了產業鏈條,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富錦獅頭鵝憑借其獨特品質獲批2024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