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芬河: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

3月16日下午,綏芬河召開自貿創新工作會議,加快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努力建設高水平自貿試驗區,當好龍江構筑向北開放新高地的排頭兵。
會上宣讀了《關于綏芬河自貿片區創新成果的情況通報》。為進一步激勵先進、鼓勵創新,按照“引領示范,突出實效,主動作為”三個原則,對評選出的12家單位給予創新功勛單位、創新貢獻單位、創新組織單位等榮譽稱號。
綏芬河自貿片區獲批以來,始終立足“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使命任務,聚焦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管理現代化,深化制度創新,累計形成市級案例230項、省級案例56項。始終保持前瞻思維,大膽先行先試,形成“金融服務綜合體”“跨境結算路由器”等首創性、集成性改革創新成果,構筑起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撐體系。通過自貿引領,貿易業態有效拓展,2024年綏芬河片區進出口貿易額實現253.6億元,同比增長18%,在保持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等傳統業態穩健運行的基礎上,跨境電商貿易額完成24.4億元、增長6.2倍;互市貿易交易額占全省94.5%。營商環境更加優化,“辦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承諾即開工”等創新業務在片區推廣應用,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60%,為企業降本增效注入強勁動力。
綏芬河自貿片區將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聚焦省“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方向,先立后破、破立并舉,在構筑向北開放新高地征程中站排頭、當先鋒、做示范。要高站位推動改革創新,進一步深化改革,在貿易、投資、通關、金融等領域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探索,形成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和系統性改革成果。要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實施“開放發展躍升計劃”,堅持“進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通過“雙買雙賣”拓展市場、釋放潛能,形成雙向流動、功能互補貿易態勢。要高質量振興實體經濟,聚集縣域經濟突破年,加快建設“邊貿旺縣”,全面推動教育強市、科技強市、人才強市,高標準建好支撐產業發展的研究院、實驗室、孵化器,帶動產業“無中生有”“有中生新”。
會后,綏芬河和東寧兩地共同簽訂綏芬河—東寧自貿創新協同發展協議,重點圍繞制度創新、對俄合作、運能提升、跨城通辦、城際交通、供水保障、邊境安全、人才交流、教育共享、跨境旅游等10個重點領域開展合作,加快形成制度創新外溢效應,為推動牡丹江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大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