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以專項整治“小切口”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綏化市紀委監委立足農業大市實際,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突出問題治理,創新構建主體責任、監督專責、監管職責、數據監督、巡察監督、制度監督“六位一體”監督體系,以專項整治“小切口”撬動基層治理“大文章”。專項治理開展以來,累計挽回集體經濟損失1000萬余元,在“三資”管理、財務公開、產權交易等方面推動建立長效機制65項,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構建三級聯動責任體系。建立“市委統籌+紀委專班+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將專項整治納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市紀委常委會建立“三個一”推進機制,每周一調度、每月一研判、每季一評估,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逐級簽訂責任狀,構建起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責任鏈條。
建立一案雙查治理機制。推行立案審查與制度漏洞剖析同步、案件查結與警示教育同步、處分決定宣布與整改建議同步、類案處理與專項整治同步、成果運用與制度建設同步的“案件查辦五同步”工作法,專項治理期間,全市共辦理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問題線索832件,立案775件,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61份,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創新提級監督工作模式。建立縣級紀委監委和鄉鎮紀委片區聯動管理機制,對集體“三資”規模大、信訪舉報集中、“兩委”成員違紀違法問題多發的60個重點村實行提級監督,并向31個重點村派出紀檢委員,進行“嵌入式”貼身監督。共審計出問題6415個,涉及金額17269.47萬元。
打造智慧監管閉環體系。建成全省首個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一體化平臺,利用大數據對全市農村資產、資源、資金、負債、發包情況進行常態化監督管理,實現資產資源“一圖可視”、資金流向“一鏈追溯”、異常數據“一鍵預警”。平臺運行以來,自動攔截違規交易19筆。通過平臺完成交易1.02萬宗,為村集體增收1504萬元。
釋放聯動監督疊加效應。建立“巡察+協作區”聯動機制,推動巡察機構與紀委監委同題共答,建立巡察整改“雙閉環”機制,既督促被巡察單位整改具體問題,又推動職能部門開展行業治理,形成監督、整改、治理的有機統一,實現“巡察一地、規范一行”。
構建長效治理制度體系。出臺《綏化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制度(試行)》《綏化市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制憑證(白條)票據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機制,構建“1+N”制度體系,為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管理的規范運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孫凱 記者 董新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