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縣南引水系實現全面貫通

南引工程是大慶境內重要的水利工程。為了更好的發揮這一水利工程的作用,肇源縣借助河湖“清四亂”的契機全面啟動境內南引工程庫區擴容及水系貫通工程,目前,這項總投資超過五千萬元、水系長度超過一百公里的水利工程項目已經實現了全面給水貫通。這一水系項目的貫通與南側松嫩兩江遙相呼應,在肇源境內形成東西走向的兩道平行水系,豐沛的水源護佑肇源農業、漁業,生態環境的日益向好。
這里是義順蒙古族鄉南引庫區小拉哈泡。去年,這里還有一道土壩將庫區的水攔住,通過“清四亂”工程的治理,今年,這條土壩被打開了一條長長的缺口,南引庫區的水開始向外側自流擴大。
擴大庫容,還濕環境。在義順蒙古族鄉,隨著庫區水面的擴大,一些低洼區域逐漸被水線連接起來,點線的結合,讓這里泡澤成片,自然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肥水、綠草、鳥兒共同演繹著生態的美景。
縣水務集團技術總工賈啟明說:“通過實施南引治理工程,縣境內南引庫區內的七個大型水泡、沼澤,恢復了原有的風光,成為了鳥類的天堂。”
南引工程雖然啟動較早,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庫區容量及水系利用始終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去年,縣委縣政府將南引庫區肇源縣境內擴容及水系貫通作為一項重要的水利項目,全面實施擴容保通工作,經過不懈的努力,全面實現境內擴容目標。
縣水務局副局長代雙林說:“南引水庫在縣境內占地22萬畝。由于歷史原因,有近一半沒有進水。2020年,肇源縣對南引庫渠實施了清理整治,定點破拆了510個,清理土方量約98萬立方米。清理整治后,南引庫區的庫容蓄水量增加近1.1億立方米。”
在實現南引庫區肇源境內擴容的同時,肇源縣還對庫區輸水干線進行了及時的清淤加固修整。通過全域全境保障的方式,讓南引工程最大限度的發揮水利工程作用。
代雙林接著說:“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義順狼坨閘,這是南引水庫進入肇源縣的主閘口。南引水系打通后,流經肇源縣10個鄉鎮,由義順狼坨閘途經頭臺革新閘,進入八家河再經肇州橋進入牛毛溝。最后,由牛毛溝閘到望海閘,然后回江。這趟水系貫通之后,使肇源縣南側有松嫩兩江水系,北側有南引水系,形成了兩大平行水系。”
為了讓南引工程更好的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肇源縣結合八家河生態水域清潔整治,對八家河注水方式進行了調整。由過去的松花江段給水,變成了南引工程嫩江水源給水,有效解決了全縣境內最大內陸河的水源清潔問題。
隨著南引工程水系的全線貫通,流域內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讓周邊的百姓感受在心,水帶來了想不到的活力。
薄荷臺鄉永祥村村民劉志高興地說:“如今,環境好了,水草也茂盛了,水鴨子等水鳥也多了,魚也多了起來。”
興修水利,利國利民。在南引工程庫區擴容和干渠打通上,肇源縣舍得下力氣、舍得大投入,一項工程換來了多項大效益。
“2020年以來,肇源縣累計投資了5400多萬元,實施了南引水系的貫通。這條水系貫通之后,全長114公里,涉及到十個鄉鎮,突顯了生態效益和農業效益。”代雙林高興地說,生態效益就是河湖面貌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水草恢復了原有的水系,魚類等都逐漸在增多;農業效益就是沿途十個鄉鎮實現了旱能灌、澇能排。同時,一些地塊還可以調整種植結構,旱田改水田。對全縣的農業生產起到了一個堅強的保障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