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東:走出產業發展的振興之路

走進克東縣寶泉鎮富民村,在村頭的100多畝土地里,滿是生機勃勃的苗木花卉,如今這里已然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土地”。
2017年,黑龍江省林草局工作隊入駐富民村后,建設了食用菌培植基地、黑豬養殖合作社,為當地百姓開辟出一條穩定增收的致富路。省林草局直屬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與富民村達成股份聯合、資本纏繞、持續經營的合作機制,投資125萬元建設了苗木花卉產業基地,培育造林綠化和園林綠化品種,年銷售收入29.6萬元,參與務工49人,人均務工收入2750元。
“我們村還有全省第一家造林合作社!备幻翊妩h支部書記時繼順介紹,工作隊動員村民對房前屋后、荒溝荒坡等閑田棄地見縫插綠,投資200萬元建造“綠色銀行”,規劃3年左右時間造林千畝,讓村民實現長期持續增加收入。
今年,富民村又與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簽訂了合作林果項目,栽植果樹4653棵,預計明年純收入達到50萬元。
“這些果樹的品種很多,蟠桃、水蜜桃、蘋果、油桃、雞心果、李子啥都有,村里的采摘游內容又豐富了!睍r繼順發出邀請,等果子成熟的時候,歡迎游客們一起來品嘗甜蜜的“致富果”。
在距離富民村不遠的玉崗鎮永久村,村民高立秋正和幾個婦女一起在村里的“致富車間”加工布袋。
從最初的“扶貧車間”到如今的“致富車間”,高立秋已經在這個布袋加工車間干了四年。
“以前鄉親們都盼著家鄉有工廠,可以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家,F在好了,光靠加工布袋一年也有近萬元的收入!备吡⑶飰粝雽崿F,在家鄉成為了按時上下班的工人,日子越過越紅火。
永久村的小布袋給百姓生活帶來了大變化,而30公里外的昌盛鄉立足農村實際,發展庭院經濟,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的振興之路。
昌盛鄉民富村村民王國珍坐在自家門口的樹蔭下,一邊嗑著瓜子一邊等著合作社上門收青刀豆。上秤、記數、付款、裝車,兩把瓜子還沒磕完,王國珍已經拿到了一筆青刀豆的收購款。
2019年初,昌盛鄉把庭院蔬菜訂單種植和速凍加工定位為主導產業發展。天偉合作社投資1620萬元,新上速凍蔬菜加工生產線2條,與農戶簽訂青刀豆種植合同,讓村民享受到發展庭院經濟帶來的紅利。種植一畝青刀豆的收入能頂好幾畝大田,嘗到了實惠的村民種植熱情更高了。
“這青刀豆可是好東西,每畝種植成本不到200元,收入卻能達到3000多元,而且7月末收完青刀豆之后,還能種上大白菜,一年收兩茬莊稼,這么有‘賺頭’,老百姓誰不愿意啊?”王國珍笑呵呵地說。
近年來,克東縣著力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科學發展小院經濟,加快形成特色產業。在天偉食品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下,2021年全縣參與小院種植戶9816戶8693.5畝,預計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今年,克東縣在鞏固現有產業的基礎上,加大鄉鎮項目建設力度,全縣實施產業項目39個,總投資15480.49萬元,其中農業產業項目11個,計劃資金6824.6萬元。
從個別村發展特色產業到連片性“抱團取暖”,如今,克東縣鄉村產業數量及類型逐年增加,一棵棵“產業樹”枝繁葉茂,一片“產業振興林”欣欣向榮。(高輝、蘇廣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