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焦洋攝
人民網哈爾濱5月27日電 (楊雪楠)5月27日,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黑龍江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牡丹江專場。牡丹江是對俄沿邊開放大市,有四個國家一類口岸,其中,綏芬河作為具有百年歷史的對俄口岸,見證了沿邊開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時代變遷。牡丹江市委常委、綏芬河市委書記黃士偉介紹,在百年奮進歷程中,綏芬河抓住三個機遇,成就了今日的跨越發展。
牡丹江市委常委、綏芬河市委書記黃士偉答記者問。人民網 焦洋攝
黃士偉介紹,綏芬河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因口岸而建,因開放而興。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努力,綏芬河從名不見經傳的邊陲小鎮發展成如今全省最大的對俄陸路口岸,主要是抓住了三個機遇。第一個機遇是開埠通商。1903年中東鐵路通車后,綏芬河與鐵路沿線的城市一道得到了快速同步發展,人口快速集聚、城市初具規模,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在這里云集。第二個機遇是沿邊開放。1992年綏芬河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對外貿易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快速發展。自2017年以來,口岸過貨連續四年突破千萬噸;2020年外貿總額、對俄貿易額分別占全省16%和32%,多年來,始終占據全省陸路口岸的龍頭地位。第三個機遇是自貿試驗區的獲批。2019年8月2日,黑龍江省獲批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作為三個片區之一,正式步入“自貿時代”,站上了對外開放的更高平臺。政策的疊加優勢進一步鞏固提升了口岸地位,匯聚了更多優質的生產要素和市場主體,為沿邊地區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為助力龍江振興發展貢獻口岸力量提供了廣闊舞臺。
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獲批一年多來,為綏芬河的沿邊開放帶來了新變化。黃士偉介紹,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獲批后,牡丹江舉全市之力推進建設,緊扣“打造一個窗口、建設四個區”發展定位,以“創新驅動發展,自貿引領未來”為主線,立足貿易額、項目數、投資額、市場主體“四個倍增”目標,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取得了五方面積極變化。
開放空間得到進一步延伸拓展。綏芬河立足釋放通道能力,以口岸為支撐,運營了“哈綏俄亞”班列,承接了“中歐班列”,疫情期間開通了莫斯科至綏芬河的“中俄直列”和哈薩克斯坦至綏芬河的“互貿專列”,口岸地位得到凸顯,功能也更加完備。借助通道優勢,綏芬河與96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貿易往來,與國內16個沿海港口開展了深度合作,全面貫通了龍江“出海口”。
實體產業的發展得到進一步壯大。依托進口資源優勢,大力培育跨境加工產業集群,最大限度實現過埠增值,提升了外向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目前在俄投資項目70個,開辟了7個境外園區,初步形成具有邊境特色的實體經濟格局。
貿易方式更加靈活多樣。綏芬河在發展傳統的一般貿易、邊境貿易基礎上,大力發展互市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20年,互貿進口17.4萬噸,占全省的85%,參貿邊民35萬余人次,為落實興邊富民戰略開辟了新路徑;跨境電商在線銷售額在15億元以上、快遞發寄量1600萬單以上,居全省縣域首位。
創新引領的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堅持“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落實189項全國改革試點經驗;探索形成了40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19項為全國首創,9項入選省級創新實踐案例。
招商引資的成效進一步凸顯。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為綏芬河開展招商引資提供了更大的舞臺、更足的底氣和更多的機會。2020年8月以來,綏芬河壓茬開展了兩場招商“百日攻堅”活動,新增市場主體5968戶,2020年市場主體增長25.6%,增速位列全省首位,市場主體總數超2萬戶,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量222戶,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下一步,綏芬河將強化服務理念,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量身定制出臺政策,吸引更多的優質資源和市場主體向綏芬河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