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關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實施意見》,全市“高校農產品供應基地”產銷對接會在大慶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市農業農村局、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中心、市供銷聯社相關負責人,以及駐慶高校代表和全市50家農業企業參會。
會上,聽取了全市農業發展、農產品加工等基礎情況后,駐慶高校代表就高校農產品采購流程、方法進行了介紹。隨后,各駐慶高校代表與現場農業企業進行了詳細對接。
對接會現場儼然成了大慶農副產品展銷中心,50家企業全都帶來了自己的拳頭產品,涉及米面糧油以及肉菜等20多個品類160多種產品。駐慶高校代表們與企業家們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產品,并紛紛拿出手機,互留聯系方式。“今天這個對接會特別好,為高校直采暢通了渠道。”“沒有中間環節,優質的本地農產品直接進高校,品質更好、價格更低。”“作為本土企業,我們承諾,保質保量,做良心企業。”……此次對接會的舉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此次對接會主要從搭建一個平臺、促進雙方共贏、繼續深化拓展3個方面發力。”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農業農村局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邀請駐慶的6所高校和全市優質農副產品企業進行有效對接,通過農業農村局“手遞手”的方式,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機制,從而架起一座綠色橋梁;市農業農村局在雙發共贏上發力,有效協調全市各類綠色、特色、有機農產品,不僅保障了駐慶高校近10萬師生吃上質優價低的本地農產品,還拓展了農業企業銷售渠道,助力企業快速發展;同時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深化拓展校企對接,打造創業就業基地、實習實訓基地、企業新品研發基地等,努力將這種市校合作模式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標桿。
全市“米袋子”穩產豐產,“菜籃子”供應充足。目前,全市“慶字號”農副產品超過2.1萬個品類,線上線下年交易總額突破3.2億元,全市綠色有機標識260個,地理標志農產品14個,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163家,肇州老街基、肇州中農興和、肇源鑫慶吉、肇源鯰魚溝、肇州一口豬等5家企業入選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同八井子香瓜、林甸北國溫泉壓榨豆油、杜爾伯特九陽豆漿粉、肇源鯰魚溝大米、肇州老街基糯玉米、惠豐優牧嚼酸奶等一系列農副產品享譽省內外。此次對接會的舉辦,也標志著大慶市在深化市校合作工作上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來源:大慶日報 記者 崔義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