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恢復性增長。據統計,林區共有野生動物320種,其中獸類6目16科56種、鳥類16目40科250種(亞種)、兩棲爬行類4目14種。
“十三五”以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每年春季、秋冬季均組織開展集中行動,保持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打擊的高壓態勢。
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巡護檢查,在重點區域、重點地段嚴查過往車輛是否存在攜帶捕獵工具、運輸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結合森林防火“三清”,深入管護區、候鳥繁殖地、遷飛通道、集群活動區、林緣和農林交匯處巡護值守,清除非法入山人員,從源頭嚴防、嚴打、嚴治盜獵野生動物現象。
自然資源、動物保護、公安機關、市場監督等部門協調配合,深入轄區集貿市場等經營場所開展執法檢查。“十三五”期間,累計出動執法人員48497人次、車輛12321臺次,檢查經營場所1897戶次,清理非法入山人員44人次,收繳粘網、獵套、獵夾等狩獵工具1434只(件),搗毀地窨子1個,收繳野生動物及制品24只,放飛活鳥、林蛙等1703只。
隨著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范圍不斷擴大,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注重生態廊道建設,構筑大興安嶺寒溫帶生態保護群。重點依托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重與現有自然保護區、保護小區的關聯與協調,新建國家濕地公園1處、自然保護區2處,構建生態廊道,促進生態系統生物間基因的交流與交換,使重要棲息地野生動物保護率超過95%。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共建有各類自然保護區31處,總面積2115758.9公頃,占施業區總面積的26.51%。已建濕地公園10個,受保護自然濕地面積71.39萬公頃。截至目前,通過野外監測發現新分布鳥類丑鴨、東方白鸛、紅腳隼、灰頭麥雞、普通鸕鶿、紫翅椋鳥、縱紋腹小鸮等物種23種。
在物種、濕地保護紅線的劃定和實施中,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將維護物種遷徙、促進生物間基因交流交換的水平生態過程和保障水源涵養、濕地功能保護恢復的垂直生態過程有機結合。
“十三五”以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有序開展資源本底調查,科學組織野生物種救護,持續強化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林區共建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19處、監測區83個、監測點333處,基本涵蓋了候鳥集中停歇、繁殖及取食地,初步形成了點面結合的監測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