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至28日,“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哈爾濱賽區復賽在黑龍江省科技館成功舉辦。經過初賽選拔,來自黑吉遼三省的50支晉級隊伍共200余人參加了比賽,爭奪代表哈爾濱賽區參加全國總決賽的5支晉級名額。
本屆大賽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技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中國三星獨家公益捐助、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公益支持。全國共設15個賽區,哈爾濱賽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由黑龍江省科技館承辦。
黑龍江省科技館館長張成貴在開幕式上致辭。吉林省科技館館長郝鶴、遼寧省科學技術館副館長馬錚、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嘉賓以及哈爾濱賽區專家評委出席了開幕式。黑龍江省科技館副館長許黎輝宣讀比賽紀律、評審標準。
大賽重點關注前沿科學技術及科學教育理念的應用與普及,緊緊圍繞“智能、環保、教育”三大主題,延續往屆“創意作品”及“科普實驗”兩個單元的劃分,設置了智能控制、生物環境、風能利用三項命題比賽。
比賽伊始,選手們迅速地進入到比賽狀態。創意作品單元的智能控制命題大學組比賽中,10支理工科大學生團隊依次走上舞臺,從設計創意、實用性等角度多方面展示他們的作品。他們的科技創新焦點著眼于農業種植、資源利用、環境保護、醫療、信息技術安全等領域,運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進行創意設計,充分展現了理工科學子較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實力,贏得了評委們的陣陣掌聲。中學組緊隨其后,同樣迸發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創意。來自遼寧省的7支高中學生隊伍,憑借著優秀的作品創意和團隊協作能力,凸顯出他們的創新優勢。
今年新增的生物環境命題比賽旨在幫助學生發現生命科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對生命科學的熱愛。賽場上選手們用專門的細菌在培養基上進行細菌畫藝術創作,大家用微小的細菌描繪著心中宏大的夢想,以有形的畫作,表達出他們的“初心”。
風能利用賽區中,10支參賽隊伍現場制作風能裝置。簡單的裝置在逆風條件下快速向前行駛,需要學生們充分掌握運用機械結構設計和流體力學的知識。在測速環節比拼尤為激烈。選手們精心創作的風能裝置吸引了媒體和觀眾們的注意,隨著倒計時器蜂鳴聲逐漸尖銳,逆風而動的小車飛馳向前,行駛速度不斷被刷新,得到了評委由衷的贊賞。這一命題的整體參賽成績較往年相比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經過一天的激烈比拼,大賽決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20名。科普實驗單元與創意作品單元共有5支隊伍獲得大賽一等獎并成功晉級總決賽,他們將代表哈爾濱賽區與全國其他14個分賽區的晉級選手共赴于5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總決賽,爭奪本屆賽事的最高榮譽。
遼寧科學技術館、吉林省科技館、黑龍江省科技館領導、大賽評委為晉級隊伍頒發了獲獎證書及獎品。
本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大賽,選手們在比賽中相互切磋、交流學習,涌現出許多優秀的科技創新作品,展示了廣大青年的創新精神和聰明才智。通過比賽,激勵、帶動了廣大青年積極參與科普實踐活動,鼓舞青年學生投身科普創作和科技創新,著力培養了青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促進了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的傳播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