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黑龍江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高標準做好糧食生產。目前,黑龍江近5800萬畝的水稻長勢好于去年同期,豐收在望。
在優質水稻主產區五常市金禾香有機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水稻基地,一塊近三千畝的水稻田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已經全面進入灌漿期。稻秧被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隨意挑選一株水稻數一了下,足足有162粒。合作社技術負責人田春明說,單株上分支越多,稻粒越多,產量也越高。
田春明:162粒是一個大豐收了。今年受大氣候環境影響,人員不好雇傭,我們采用深翻,秸稈全量還田,再加上缽體擺栽技術,五優標準的田間管理。我們現在豐收在望。
今年五常市大面積推廣水稻缽體擺栽種植技術,助力糧食豐收。五常市農業農村局法規辦主任孫朝輝介紹,今年五常市的水田種植面積大約在238萬畝,長勢良好。
孫朝輝:有機水稻種植面積大約在50萬畝,利用有機水稻種植模式大約在80萬畝,從水稻的源頭確保有機水稻的品質產量不變。
在富錦市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陳鳳波介紹,示范園試驗示范推廣新技術四十余項,合作社通過物聯網互聯網和大數據進行技術管理。
陳鳳波:我們的水稻現在已經壓圈了,每個環節都有市技術員保駕護航,近期還告訴我們防病蟲害,就等豐收了。
今年年初以來,富錦市克服疫情影響和不利墑情條件,210萬畝水稻全都搶種在了豐產期。目前,水稻穗大、粒多,長勢良好。
富錦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洪祿:下一步,富錦市將把搶積溫、促早熟、增粒重、保豐收作為重點,繼續加強田間管理,保證安全成熟。
近期,黑龍江省雨水充足,溫度適宜,有利于作物生長發育,各種農作物長勢良好。目前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進入結實期,農作物長勢整體好于去年同期。(記者 毛更偉 喬仁慧 黑龍江臺記者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