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十幾年前,黑龍江省綏棱縣的劉興印還是一名食品商人,現在他已憑借黑陶技藝成為黑龍江省級工藝美術大師。
綏棱縣位于黑龍江省中部,清末民初便有民間土陶作坊出現,當地特產綏棱黑陶頗具盛名。20世紀60年代,綏棱縣工藝美術陶器廠生產的黑陶花盆享譽中外,出口英國、波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暢銷國內大中城市。
20世紀90年代,受市場沖擊,曾經紅極一時的綏棱黑陶創作走入低谷。2006年,綏棱縣把重振黑陶產業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擺上日程,2007年,“綏棱黑陶制作技藝”入選黑龍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批進行黑陶研發生產的企業建立起來。劉興印也在這時創辦了綏棱現代黑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經過一次次失敗,劉興印和老藝人們一起鉆研、試驗,產品越來越豐富,開發出“雙刻靈透黑陶”“多彩靈透黑陶”等新型產品。
在綏棱縣古韻陶器制造廠,廠長趙銀環與劉興印一樣,“半路出家”從事黑陶創作。拉坯、晾曬、拋光……除了燒窯,黑陶制作所有工序趙銀環都能操作。在處理坯體時,需要精準把握坯體干燥程度,坯體越干硬度越大,過硬刻刀刻不動,過軟則容易變形。“一開始學習時經常控制不好,有時手勁大坯體也會變形。”趙銀環說。
綏棱縣文化館副館長李殿友介紹,目前綏棱縣黑陶研發生產企業有4家,年銷售額300多萬元,企業與當地技校聯合開辦培訓班,每年培訓學生60余人次。綏棱縣黑陶創作工藝已經獲得19項國家專利,黑陶研究所、傳習所、展覽館也相繼建了起來。黑陶產業正漸漸走出低谷,來日可期。(記者 黃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