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龍江縣進一步加強改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打造具有縣域特色的“五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取得顯著成效。
陣地建設“全域化”。龍江縣按照“五有”標準,打造縣、鄉鎮、村三級文明實踐陣地。將中心設立在建筑面積為2453平方米的新城社區,并投入20多萬元用于場地修繕和設備購置。各鄉鎮整合鄉鎮黨校、文化站、道德講堂等資源,選取實用陣地。村屯普遍將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活動廣場等功能轉化,打造與百姓貼近的實踐陣地。
組織管理“規范化”。按照《龍江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成立了縣、鄉、村三級領導體系,中心由縣委書記擔任主任,鄉鎮(社區)黨委書記和村黨組書記分別擔任所(站)長,并固定專兼職工作人員。制定了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檔案管理、志愿者管理等11項制度,并建立了6個微信群,對各所、站、平臺的日常工作進行專業化的指導和管理。
志愿隊伍“專業化”?h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建全縣志愿服務總隊,縣委書記擔任總隊長,其他縣級領導和各單位負責人任隊員;各鄉鎮成立了112支志愿服務分隊;各村和社區成立了948支志愿服務小隊,志愿者人數達到9.5萬人。7月10日,舉辦了志愿服務平臺操作暨全縣志愿服務工作網絡在線培訓,1650名管理人員和志愿者參加培訓,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素質和能力。
服務方式“多樣化”。組織志愿者送法下鄉、送政策進村、送文藝入屯、送技術入戶1230余次,提升農村群眾的政治覺悟、法律意識和農業技術水平,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廣泛開展各類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共推薦“身邊好人”370人;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11311戶;培育“文明之花”1356名;評選出各級“文明家庭”3230戶。疫情防控期間,中心、所、站共開展疫情防控相關活動近千次,14萬人次參與。
宣傳效果“廣泛化”。龍江縣注重“傳”與“宣”的結合,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村村通廣播、短視頻等宣傳效果。《醫者初心彰壯志 不忘使命戰疫情》《“小網格”匯聚“大能量”》等稿件116篇在國家和省市媒體發表。(韓亭 李福山)